近日,皇冠附属翔安医院肿瘤诊治中心主任、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福建省乳腺癌精准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国君团队在国际知名综合性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Novel Self-Assembled Multifunctional Nanoprobes for Second-Near-Infrared-Fluorescence-Image-Guided Breast Cancer Surgery and Enhanced Radiotherapy Efficacy”的研究论文,阐述了该团队构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乳腺癌手术导航体系,该创新性的体系包含了一种兼具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引导和放疗增敏功能的新型分子影像探针以及与此配套的成像仪器与分析框架,克服了可视光及近红外一区荧光成像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分辨率及信噪比,可以更有效地实施精准手术。皇冠hg0086客户端博士研究生张永渠、硕士研究生刘婉玲和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罗祥杰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张国君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等基金的资助。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保乳术为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保乳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保证局部无肿瘤病灶的残留,并且尽可能的保留正常组织获得美容效果。当前保乳术后局部复发造成的二次手术率高达20%-55%,致使保乳术效果和满意度大打折扣,也给医疗卫生健康系统和患者带来沉重负担。如何实时、准确判断保乳术切缘情况是降低二次手术的关键。然而,目前临床上用于保乳术中在体、实时指导肿瘤精准切除的手段有限,难以实施和普及。另一方面,对于需要行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需在有效提高瘤床剂量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正常组织的辐照剂量,以增加放疗的敏感性和降低放疗副损伤,然而当前临床仍缺乏这类多功能制剂以满足上述临床迫切需求。
张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乳腺癌精准诊疗研究,为解决上述临床“难点”和“痛点”,该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巧妙地利用临床安全可及的试剂:吲哚菁绿(ICG)、钆螯合剂、人血白蛋白(HSA)和贝伐单抗,通过自组装合成了一种新型、安全、多功能纳米探针GdDTPA-HSA@ICG-Bevacizumab (NPs-Bev)。研究显示这一新型探针对高表达VEGF-A的乳腺癌细胞系及荷瘤小鼠具有高度特异的肿瘤靶向性;可提高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引导乳腺癌手术的精准性,引导术者对荷瘤小鼠进行精准的外科手术切除,显著提高了无复发生存率(P = 0.0085)。为进一步模拟人乳腺癌发病模式,该研究发现该探针可精准地识别MMTV-PyVT自发性乳腺癌转基因小鼠的癌组织。此外,该探针可增强X线对乳腺肿瘤的杀伤作用,诱导更多的活性氧(ROS),增强放疗敏感性并显著抑制小鼠乳腺肿瘤的生长。最后,在小鼠水平的研究提示该新型探针的生物相容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可安全应用于体内研究。尤为重要的是,张教授团队构建的新型乳腺癌手术导航体系,具有临床转化的潜在优势,目前正加速该体系的临床转化,未来有望将该新型体系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导航或放疗增敏的临床实践,造福广大的乳腺癌患者。
张国君致力于乳腺癌基础和临床研究30余年,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与转移机制、精准外科手术导航等方面取得诸多创新性成果,在Nature Protocols, Nature Medicine,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超百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有:1.乳腺癌的基础研究;2.分子影像学与肿瘤精准治疗的临床转化研究;3.智能医学与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研究。欢迎广大优秀学子及临床、科研人员报考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合作研究。邮箱:gjzhang@xah.xmu.edu.cn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2205294
(文/张永渠 图/张国君教授团队 审核/张国君)